马哥 发表于 2012-10-22 19:56:52

淡去的荣耀 不灭的启蒙

2012.10.15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他们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在红色歌声之外带来靡靡之音的人,在80年代初崛起,第一批走向市场,娱乐大众,接受听众遴选,他们是吕念祖、程琳、成方圆、毕晓世、吴涤清、廖百威、王洁实、谢丽斯、沈晓岑、陈汝佳、郭峰……他们又在稍后的时间里被多数人忘记。像刚刚辞世的吕念祖,除了一些爱怀旧的人,多数媒体不知其名,不会在娱乐版发个讣告。这是部分音乐先行者的遭遇。

他们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在红色歌声之外带来靡靡之音的人,在80年代初崛起,第一批走向市场,娱乐大众,接受听众遴选,他们是吕念祖、程琳、成方圆、毕晓世、吴涤清、廖百威、王洁实、谢丽斯、沈晓岑、陈汝佳、郭峰……他们又在稍后的时间里被多数人忘记。像刚刚辞世的吕念祖,除了一些爱怀旧的人,多数媒体不知其名,不会在娱乐版发个讣告。这是部分音乐先行者的遭遇。青春年代他们出没在开放前沿的广州等城市,通过扒带、境外广播、走私音像制品,第一拨听到了邓丽君、刘文正、高凌风等,并以他们为榜样,立志成为大陆版的邓丽君、刘文正,无师自通地学习模仿,认真捉摸他们小时候学校所教唱的革命歌曲不同的唱腔、曲风、感情,还要帮听众理解歌词里面的意义,小心别被扣上“黄色歌曲”的帽子。全民不知娱乐为何物时候,他们的声音是娱乐的启蒙教材,里面有青春、爱情、梦想、温柔、激情、舞步,青春期的活泼和忧郁,热情的迪斯科节奏,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他们出现在卡带封面是时髦的代言人,发型、衣着是流行的风向标。他们多半没有经纪人,没有签约唱片公司,没见过正式演出合同,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唱片市场渐渐起来的“85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曾签过公司、出过集锦、翻唱专辑,但是原创不足,定位不明晰,娱乐性、探索性不如后面起来的年轻人,当引进的正版唱片、盗版唱片大规模进来时,听众选择原唱而不再爱翻唱和模仿,有些人慢慢被遗忘,一些聪明的人可能依附了体制,进了国有演出团体;有的变成公司老总、制作人、创作者。有的继续行走江湖。多年后,他们中一些人出现在怀旧综艺节目上面,继续唱年轻时唱过的歌,稀稀落落的掌声中成为昔日的符号;一些人已经远离音乐,出现在街头巷尾,冷暖寒凉无人知,每一次不幸的离开都悄无声息,鲜有人知他们是第一批国产明星,流行乐启蒙者,就像没人知道蝴蝶来过这世界,想飞,也飞不过沧海。那场文艺启蒙,距今已有三十余年。他们过得还好吗?如何评价他们对时代的贡献?为何他们昔日的影响力未能延续至今?本刊广邀游威、爱地人、邮差、内陆飞鱼等多位乐评人撰文评述,并走访了程琳、毕晓世、成方圆、吴涤清、廖百威等多位当时歌手,以及伍福生、刘志文等当时流行音乐界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一同对这批歌手进行深情并诚实的回顾与怀念。
回顾篇 几代人正式成长的源头





听者回顾他们走出的第一步至今意味深长文_游威(华语金曲奖总策划/国际华语音乐联盟秘书长/资深乐评人)对于出生在当代的50-70后内地歌迷来说,1978年后流行音乐(那时还叫“通俗歌曲”)才刚刚进入他们的成长世界。作为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东起到了一个桥头堡的作用,那时最新的港台和欧美流行音乐便是从深圳罗湖过关,通过提着四喇叭录音机的时髦“港客”传入内地。尤其是广州,中国最早的音乐茶座发源于东方宾馆,最早的职业电声乐队“太平洋乐队”也从这里走出,广州诞生了中国第一代茶座歌手,也培养了第一代流行音乐的录音歌手,即使身在北京的李谷一、朱明瑛等也要飞来这里的太平洋或中唱录制和出版卡带。翻唱:为舶来品赋予全新生命由于当时内地的流行音乐还只是牙牙学语的婴儿,一开始自然要“拿来主义”翻唱港台和欧美的优秀作品,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然无可厚非,而且要特别强调的是,包括吕念祖、张燕妮、蔡妙甜、成方圆、董岱、唐彪和安李、王洁实和谢丽斯这些第一代歌手的“翻唱”,他们的音乐价值和历史地位是被远远低估了的,今天部分媒体甚至业内人士认为他们只是“口水歌手”,其实,不同于如今泛滥网络、千篇一律、感情空洞、制作低劣的口水歌曲,他们可以说是用自己真挚的心灵、扎实的唱歌在赋予这些“舶来品”以全新的生命力。这代歌手翻唱改编的歌曲既包括香港的经典粤语电视剧歌曲,许冠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的热门都市流行歌曲,也有所谓“校园歌曲”,更有很多欧美的摇滚、DISCO和世界民歌,来源之丰富、取材之广泛、曲风之多元,实属难能可贵,而且每一位歌手都如港台知名歌手那样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和声线特色,对于每一首翻唱歌曲,他们也都以自己特殊的理解和全新的方式去塑造,对于听者来说,如果没听过原唱,那么他们的演唱就是启蒙生命中的“原唱”;如果事后再听原唱,甚至有些作品还会觉得他们的处理似乎更现代更精致。以吕念祖为例,他在1985年央视春晚将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推向全国走红的巅峰,好多人还以为他是原唱,虽然阿祖不如棠哥的沧桑力度,但他年轻有力的声音也很能激起国人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英雄情义。气质:与港台民谣根底最为接近在大堆的翻唱外,吕念祖等歌手其实也有自己非常出色的原创作品,例如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里激昂的《希望之路》、感怀的《我心中的路》,大气的《东方魂》、欢快的《飞翔的时代》等等,而唐彪和安李、王洁实和谢丽斯等更是将男女声的魅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成熟发达的港台乐坛也难觅此类组合。从气质上说,他们这一代歌手更接近港台70-80年代那种民谣为根底的时代曲风格,对爱情的甜蜜追求,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和奋进,成长的心情沉淀和自白,或许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的新一代“小一辈”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美好心态的真实记录。这不就是他们那一代人曾经给过我们最有价值的成长记忆么?

歌者回顾先行者的艰辛与快乐采写_本刊记者 叶晓萍【程琳:曾说我唱的是靡靡之音】 唱流行音乐,我当时是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当时曾经不让我唱,说我唱的是靡靡之音,把我的歌给禁了。那时候我很可怜,在舞台上看见别人唱歌,我不能唱,挺难过的,就不太懂:我是一个小孩,我怎么就不能唱了?不过还好,我有二胡,去拉二胡还是挺开心的。一路走来,现在(演唱会)广告词说:“《小螺号》一举成名,《妈妈的吻》家喻户晓,《信天游》掀起西北风??今天她已经是一位世界级的音乐人。”【成方圆:当时是模仿阶段,我唱英文歌比较多】 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我们也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接触到国外的音乐就如获至宝,因为我们没有接触过这样风格的音乐,都是样板戏、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或者民歌。大家都疯狂地喜欢这些流行音乐,就很自然地去模仿了,就成为一个职业歌手了。我在南方时合作过的音乐人,像新老的“三剑客”,而北方当时更多是扒带子,处在模仿阶段,像我是唱英文歌比较多一些。【吴涤清:专辑销量都在百万以上,全国到处走穴】 我在深圳夜总会唱歌一个月能赚到600块钱,是我在内地50块钱一个月工资的十倍以上。当时我的梦想是成为卡带歌手,那时看到程琳、成方圆、吕念祖唱歌,他们都比我早一两年,我的第一张专辑是1985年出,销量辑都在一百万以上。那时候电视不会播我们的音乐,都是靠巡演,也就是走穴,走遍全国所有的大体育馆,或者是等大中城市,要起码走三年,这是当时的传播方式。【廖百威:什么都靠自己,对歌手是很大锻炼】 那个年代的歌手什么都靠自己,不像现在的歌手所有的事情都靠唱片公司安排。那时候形象、风格、对外的谈吐,所有都靠自己的把握,这对歌手是很大的锻炼,在外面经历过大风大雨,生命力更加强壮,这是经历过很多之后的一种感叹。【毕晓世:拥有了雅马哈摩托,成了当时的万元户】 1983、1984年的时候,我进中唱、太平洋当编曲,当时没有MIDI,就生生地写谱了。在中唱编一首曲是25块,太平洋稍微多一点。每次录完一盒磁带都有几百块钱,那时候觉得,哇塞!当时摩托车“雅马哈100”也要卖4000块,我托别人用免税额买了一辆摩托车,当年是很拉风的。关于翻唱【吴涤清:录磁带发表情歌,成为表演和传播者】在八十年代初温州,我们能听到一些“敌台”靡靡之音,在海港小镇也有台湾渔船过来,录音机、卡带都进来了,像邓丽君、刘文正的歌那时候已经接触到。我在84年就拿着一把吉他坐火车去深圳,当时在深圳是第一批歌手,我称自己为“第一代职业流行歌手”。深圳歌厅帮还我打出一个广告叫“大陆刘文正”,当时那边唱国语的人很少,刚好又是张国荣、谭咏麟出道,《Monica》、《爱在深秋》都很流行,我把它们填成国语歌词来唱。后来上海万人体育馆要举行演唱会,我老师让我赶紧去,我学了很多粤语风格歌,加上台湾歌也很多,就以深圳红歌星的身份参加演唱会。刚流行《在雨中》和《请跟我来》,我和上海歌手张庆合唱,我就电子琴、吉他弹唱,然后是《Monica》和《爱在深秋》,一共演了十几场。我觉得自己赶上了那个时代的温州,赶上了深圳,赶上可以让我录磁带发表喜欢的情歌,自己又能成为表演和传播者,那时候人们对歌星的崇拜程度远远超过现在。【毕晓世:那基本上是一个复制的年代】最开始的时候没什么创作,现在称之为扒带子,用现有的乐器来演奏,包括歌厅都唱港台的歌,有一些乐队、音乐人把谱扒下来,做现有的歌厅演唱,在音像公司、出版社使用,那基本上是一个复制的年代。我在1977年做紫罗兰轻音乐队,也是把两首歌转变成当时很简陋的编制。当时有流行音乐象征的东西基本上没有,爵士鼓、电base、电吉他都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们的九人乐队,在中山纪念堂做了五一劳动节的联欢演出,从民间上报领导通过了,结果演出后很轰动,当场就返场,那还是个革命样板戏的年代!我从1985年开始创作,写了《父亲》,张燕妮唱的,拿到了1986年全国首届通俗音乐大奖赛的作品、配器双金奖,还专门到北京拿奖,这给我原创的动力非常大。关于环境【刘志文:人们当时很喜欢港台电视剧主题曲】1985年后,我从音协调到了“太平洋”,吕念祖、李华勇、张燕妮录了一盒《大地恩情》,这些都是我在操作。人们当时都很喜欢港台电视剧主题曲,买了卡带回家就可以常常听到了,那些歌通过这一批歌手广泛地转播。【伍福生:第一代流行歌手由此走向全国】音乐茶座,以及中国流行音乐梦工厂的鼻祖“太平洋”,造就了第一代流行歌手,包括苏小明、朱明瑛、成方圆、程琳、沈小岑、王洁实和谢莉斯,他们从那里走向了全国。而第一代流行歌手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影响及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吴涤清:一张专辑收六万块,可以买房子进户口】我在深圳夜总会唱歌一个月能赚到600块钱,是我在内地50块钱一个月工资的十倍以上。当时我的梦想是成为卡带歌手,那时看到程琳、成方圆、吕念祖唱歌,他们都比我早一两年,我的第一张专辑是1985年出,销量辑都在一百万以上。那时候电视不会播我们的音乐,都是靠巡演,也就是走穴,走遍全国所有的大体育馆,或者是等大中城市,要起码走三年,这是当时的传播方式。还有就是出卡带,我第一盒卡带得了稿费150块,第二盒北京又找我录,多了一倍,到第三盒的时候我要价一万,没想到对方说好,到1986年第四盒我就自己做投资,反过来找唱片公司帮我录,卡带卖了六万块钱给东方歌舞团。东方歌舞团很有名的经纪人黑子,一听我的卡带就迷上了,我说灌录要十万,他说可以,先付六万再分成。当时我(因为不回温州)在文工团里被开除了,发行了第一二张专辑、还没开始巡演,六万块钱可以买房子进户口了。我很感恩,这完全是流行音乐带给我的一切。【毕晓世:拥有了雅马哈摩托,成了当时的万元户】当年我白天指挥广州交响乐团,晚上就到歌厅打鼓赚点外快。1983、1984年的时候,就进入中唱、太平洋当编曲,当时没有MIDI,就生生地写谱了,我们也有底子,也听过流行音乐,就知道怎么做。当时在中唱、太平洋两头跑,在中唱编一首曲是25块,太平洋稍微多一点钱。每次录完一盒磁带,都有几百块钱,那时候觉得,哇塞!当时摩托车“雅马哈100”也要卖4000块,我们有华侨买免税东西的名额,我托别人用免税额买了一辆摩托车,1985、1986年有这样车,当年是很拉风的,我也成了当时的万元户了。关于成绩【伍福生:创造了一系列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他们为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这段时间是一个音带出版的黄金时代,他们在内地流行音乐传播史上,无疑占有开拓者的地位,无可争议地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流行歌星。“第一代流行歌手”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开拓者,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其中,陈浩光与王莉演唱的《星湖荡舟》成为新时期第一首原创流行歌曲;沈小岑演唱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成为第一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广东原创作品;广东音乐人解承强和广东歌手刘欣如首次涉足国际舞台参加“第十七届世界流行歌曲大赛”;毕晓世、解承强、张全复组建的“新空气”组合,成为全国第一个流行音乐创作组合;程琳的《秋千》MTV成为全国最早的MTV;刘欣如成为内地第一个举办个唱的流行歌手。【刘志文:他们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但有点不求上进】他们这些第一代流行歌手,他们在台上的感觉、认真程度,很多东西值得后辈歌手学习。他们当时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必须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只要有得唱就行了。但第一代歌手的缺点,是死守、不求上进,唱歌能保住自己的名声就行了,所以他们现在也是,一到唱原创歌曲就吃亏了。他们中的很多靠模仿起家,也不识谱,在那时候“未学走先学跑”,有一点东西就赶着上台了。【廖百威:他们是流行音乐的先驱】我爸爸是太平洋影音公司的创始人,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他从国外带回来,我很小就开始听流行音乐,七十年代末才有。第一代流行音乐歌手很不容易,一开始完全是模仿别人,最早的几位像吕念祖、李华勇、陈浩光、刘欣如都叫“广州XXX”,都是舶来品过来的,他们可以说是流行音乐的先驱,顶住了很多压力,比如说被说靡靡之音、资产阶级,但他们一步步把流行音乐带出来,贡献很大。讨论篇 什么令我们易于遗忘?我们还会唱几首旧日的歌,但对于那时唱歌的人,却早已所知甚少。这些昔日光彩照人的偶像,已褪去神话外衣。我们因为什么而终于遗忘?是什么导致这一代歌手逐渐消隐、未能持续发挥影响至今?可持续发展的缺失一直是硬伤文_爱地人(知名乐评人)时至今日,第一代歌手都一一成了历史的符号,甚至成了被经历者遗忘、让后一代歌迷无从知晓的名字。之所以如此,一是这一代歌手的成名基础,几乎完全依靠翻唱当时的港台歌曲。由于历史的原因,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港台歌曲还不能顺利引进内地,再加上无从谈起的版权制度,也让内地歌手可以肆意翻唱港台歌曲,并衍生出“导唱歌手”这个行业。其中,有些歌手甚至成为了港台歌手的代言人,如曾焰赤之于童安格、那英之于苏芮、屠洪刚之于齐秦等等。而随着这些原作者的作品开始进入内地,这一代歌手因为在作品垄断权方面的优势不再,也让他们把经典作品真正的版权“还给”原唱之后,暂时缺失了属于自己的记忆。中国流行音乐工业缺乏持续性的发展,也是让国内第一代歌手如今被人遗忘的原因。当年为这些歌手出版专辑的唱片公司,如太平洋影音公司、广州新时代、中国旅游音像、中国录音录像等出版社,无论是否“健在”,但从良性的流行音乐产业角度,实际上都已经名存“实亡”。而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第一代流行歌手,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音乐底蕴,所以只能随行就市或“贩卖经典”,或“追逐潮流”,而不能完全释放出老歌手不断积累的优势。随之而来的还有母带和相关资料的遗失,这种缺失,不仅让这些歌手的作品不能传承,其实也让中国流行音乐因此断代。相较美国流行音乐,至今仍不断再版数十年前的唱片,这种可持续发展性,其实也是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一直以来的硬伤。因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既离不开革新,也离不开历史。后者,永远是前者的基础,没有后者,所谓革新也没了灵魂,只能随波逐流。稳定饭碗的诱惑与伤害文_邮差(知名乐评人)第一代歌手很多本身是出身自体制内,后来在走红之后也有很多回到体制内。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市场还没发育起来,很难完全靠唱歌,乃至流行曲创作维生。他们当中即便有演唱原创出名的,譬如《请到天涯海角来》、《乡恋》、《太阳岛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样的,但包括其作者在内也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大部分都是从属于体制内的演出属性,并没有太多动力去创作更多受市场欢迎的流行作品。而对于歌手本人,更是一曲走天涯,汇报演出一下即可。即便多年不出新作也还可以倚靠体制内的组织。有的更是干脆混上行政级别,逐步向干部转型。其实成方圆、李谷一、吕念祖等等的很多人都唱而优则仕了,当然后来也不乏有人脱离体制而下海的,但直到现在都还是有不少歌手加入部队文工团当文艺兵,可见体制的诱惑力。稳定的饭碗于个人当然没有不好,但对于创新则不见得有动力,而且会对题材有所束缚。即便他们当中还有人能一直坚持下来,还时不时地在炒冷饭之余出一些新作品,尝试一些更新的演绎方式,但也不见得容易被更年轻的听众所接受。流行曲本身其实是具有时代属性和年龄属性的。即便是当年跟侯德健合作而一度惊艳的程琳,如今也没什么后辈知道他们当年的事情了。他们已经变成为只属于上一代人的时代图腾和集体回忆,却偏偏不能与下一代人共享。音乐年轮划分的不仅仅是一批歌手群体,而还包括演绎方式、音乐风格类型,乃至作品题材、思考方式,歌手形象,由此而来的歌迷群体身份认同。所以,中国内地也不会有什么鲍勃·迪伦这样的音乐常青树,或者说,就是有,也不要奢望可以发生在还只具备模仿能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第一代歌手身上,他们在当年那样的环境下,有勇气走出与世界接轨的第一步,探索的第一步,已经很了不起。长江后浪推前浪是普遍规律文_伍福生(《广东流行音乐史》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翻唱起家的广东本地“第一代流行歌手”,为后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的流行音乐和它的经济发展一样,在全国备受瞩目,引领着时代流行文化的潮流。经历了港台音乐的冲击之后,广东流行音乐终于在一批富有才华、激情和使命感的广东音乐人不懈的努力下,闯出一片天空。广东流行音乐无论在音乐创作、演唱水平以及流行程度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世纪90年代,广东流行乐坛在中国率先采用了歌手签约制度,把歌手和作品一起推出,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恰恰这个时候,一股出国热潮和下海从商热潮扑面而来,第一代歌手中的沈小岑、刘欣如成为最早走出国门寻找崭新舞台的弄潮儿;李华勇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远赴大洋彼岸美国定居开餐馆。陈浩光选择到上海经营餐饮生意;廖百威选择远赴巴基斯坦经商;吴涤清选择下海从商,创建“温州涤清旅游娱乐公司”,任董事长,先后投资引进“佐丹奴”、“中老年服饰”、“永和豆浆大王”、“谢瑞麟珠宝”等著名品牌的特许专营,并积极参与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及文化事业。与此同时,广大Fans对新一代歌手的审美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流行乐坛已全面进入了改朝换代的“金童玉女”时代,不再是“第一代流行歌手”的天下。“第一代流行歌手”见证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轮辉煌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毛宁、杨钰莹、李春波等新生代的歌手,创造了中国流行音乐新的辉煌历史。这一发展进程,也很符合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规律。





马哥 发表于 2012-10-22 19:58:12

现状篇 第一代与音乐并未断绝关系相较于他们最活跃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代们现在自然是沉寂了许多。世事流变,他们中有人移民他国,有人转行从政从商,更有人仍与音乐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刊记者走访多名当时歌手与当时歌坛的见证人,对第一代歌手的现状做了详细了解。

2011年程琳在北京举办出道三十年演唱会,中国摇滚教父崔健作为嘉宾上台演奏小号。摄影_马德强



从政从商代表:吕念祖、廖百威、陈浩光、吴涤清、毕晓世吕念祖生前是从了政,是广州市白云区的文化局长、党委书记。而廖百威也走过了“歌手——经商——从政”的路径,如今也是广州市人大代表。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广州鸿洋文化,今年刚成立了广州演艺人协会,为本土艺人维权,并致力各专业权威评选。今年9月5日,廖百威还组织了“签约广州——广州市纪念流行音乐35周年演唱会”。此外,廖百威还策划音乐选秀类《麦王争霸赛》,并已操作三年,直到今年太忙则不再主要参与。当年著名音乐人、“新三剑客”之一的毕晓世,已经北漂十年,如今是海蝶唱片总裁和音乐制作人,也转型成为公司操盘手。原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刘志文,于去年9月重新组建了海角红楼音乐茶座,这里几乎成为“第一代流行歌手”聚会、演出的地方。张燕妮、汤莉、王强、李达成、陈丹虹经常在这里参加聚会演出。完全跨行从商的,是陈浩光和吴涤清。陈浩光在上海做了饮食的巨头,担任蕉叶集团华东区的执行董事。吴涤清经商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可谓发挥了温州人的生意天赋。不时露面代表:成方圆、苏晓明、沈晓岑、汤莉当年也曾是第一代主将的苏晓明虽然已经很多年不唱歌了,现在却也能偶尔在一些电视剧上看到她,饰演一些中年妈妈的角色。成方圆如今仍在卫视的专题、访谈节目上出现,去年也给快女比赛当嘉宾,前不久也在湖南卫视金鹰节上献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自己这些年偏爱爵士、拉丁语系的音乐风格,前两年刚出了专辑《一路风情》。此外,她近年爱上摄影,出过一本画册,去年还去了南极,如今已经跑遍了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她大部分时间还在演出,并没有离开音乐和舞台。最近,她也在计划再开个人演唱会,大概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举行,希望通过一些情绪、戏剧性的手法串联不同篇章,展示自己拍摄的映像,在剧场小范围演出。与苏晓明、成方圆的经常露面电视不同,汤莉、沈晓岑的露面更多是以音乐剧、演出的形式。首届省港杯冠军汤莉现在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她现在专注于排练音乐剧《西关小姐》,今年10月还随广东演唱团到澳大利亚巡回演唱。以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红遍全国的沈晓岑最近几年忙于排演《妈妈咪呀!》中文版音乐剧。伍福生透露,她前两年重回广州,录制并推出了一张《超越天涯海角》的发烧专辑,去年她在回广州参加20多场的演出期间,还请来一班广东音乐人和广东歌手看戏、叙旧。移居他国代表:李华勇、安李、刘欣如第一代歌手中有不少已经移居他国,已极少在国内露面。李华勇去了美国,他业余还非常活跃,常常受邀去演出,唱粤曲、流行曲。曾经是“中国第三对男女声二重唱”的唐彪、安李,其中唐彪现在还活跃在舞台上,没有停止演出,状态保持很好,人也很谦和。安李则去了新加坡,现在好像要陪小孩念书,出来演出比较少了,但唱歌的技艺还是很好,水准没有掉下来。刘欣如移民去了美国,六年前还回来太平洋出了一张唱片。根据“波士”刘志文透露,她后来不幸得了癌症,丈夫的生意也在金融危机中遭遇重创。她做了手术,面对疾病很坚强,也有基督教的信仰,现在基本上处于养病状态,前几年也回来做专辑。执著音乐代表:程琳、吴涤清、廖百威第一代歌手现在仍坚持演出的虽不乏其人,但多少总有玩票性质。真正算得上仍在执著探索音乐可能性的,当首推程琳。作为当年的流行音乐开拓者,程琳如今对自己的定位是二胡演奏家,以二胡融合世界各地音乐元素,努力进行国际路线的音乐开拓。前几年,她曾坐着大篷车子在北美洲巡演了一个月,新唱片里的很多歌就是这样诞生。她喜欢旅行,在旅途中采风,和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家切磋。此外,她在做音乐基金会、“儿童美德工程大使”,给孩子们静心制作了三张唱片,亲自演唱,中英文对照。她还计划成立“程琳工作室”,但希望主要是培养年轻人唱歌、演奏二胡。她将在11月4日在北京保利举行《程琳“比金更重”》演唱会,至于曾经在此出了几张唱片、有自己的家的广州,她也很希望能巡演到此。程琳还透露,自己现在有很多90后粉丝,因为参加了几次《天声一队》、《天天向上》录影,还有一些老歌迷带着孩子来看她的演唱会。值得一提的是,吴涤清继几年前推出《无敌》发烧碟之后,如今也在准备新专辑。据吴涤清透露,也将在12月左右推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世界民歌,七年来做做停停,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并且将以此回归老东家中唱。此外,廖百威的新专辑也已在今年8月完成录制,预计在11月推出。(特别鸣谢资深文化记者、《广东流行音乐史》作者伍福生先生。本刊记者蔡慧对此文亦有贡献。)

_lhyhmk_ 发表于 2012-10-25 09:43:47

呵呵,拜读了.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又慢慢浮现脑海{:1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淡去的荣耀 不灭的启蒙